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這是在提醒我們做個真實的人,只有明確認識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會清楚地認識自己,從而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
而現實中有些人不具備這樣的智慧,要么不懂裝懂,要么懂裝不懂。這里所講的“懂裝不懂”跟大智若愚是兩碼事,大智若愚更多是不計較,而懂裝不懂的人,很多時候是明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傷害別人,卻裝作不知情。
下面這個女人說她的前男友就屬于這樣的人,我們一起來看下怎么回事:
『人與人相處,有些事不可做,有些話不可說,明知道做了某件事或說了某些話會傷害到別人,還故意假裝不知情,只會破壞彼此的關系。
尤其是戀人之間,更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不是說兩個人戀愛了就可以毫無顧忌,很多規則應該雙方自覺去遵守,否則一方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這樣的愛情不可能長久。
比如我和前男友,在戀愛期間感覺挺好的,但是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他突然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將來結婚了,你的房子送給我媽養老用。”
雖然我們之前沒有針對這種問題溝通過,但我曾明確表示過,我的房永遠是我的房,跟婚房沒關系,跟婆家也沒關系,只有房子始終屬于我自己,我心里才踏實。他不可能聽不懂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可他還是對我提出了過分的要求,真的讓我很失望。
他可以為了一己私欲裝糊涂,但我不能裝糊涂,否則我損失的不僅僅是一套房,更是內心的穩定和安全感,更關鍵的是,想到是自己最愛的人算計我,我心里怎么都繞不過這個坎兒。
雖然關于房子我有只賣不送的原則,但是這種問題發生在我跟他之間,我實在沒有勇氣去承擔,思來想去,不管我是否妥協,好像對我都沒有任何好處,我從未想過我們的感情會陷入這種復雜的局面中,既然既不能進,我只好選擇退出。
事后我反思了很多,總結下來,感覺還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不夠強大,所以才做不到來去自如,做不到收放自如,做不到失去了也不覺得可惜。想想挺可笑的,明明不是自己對不起別人,而是別人意圖算計我,我卻不敢輕易舍棄,真的太可悲。
我做了一個假設,如果我充滿自信,如果我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果我能夠不再因為失去而覺得可惜,肯定會活得輕松,很灑脫。雖然我還沒有試過,但這種狀態很明顯比我之前的狀態要好,所以,往后余生,我決定多帶一些自信活著!』
02
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一種相對理想化的狀態,如果人人都能達到這種狀態,在知識層面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都能具備這種狀態的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變得很美好。
而現實卻是,不同人之間始終存在著差距,認知上的差距和思想覺悟上的差距或多或少都存在。差距小了,我們會覺得彼此是一路人;而差距大了,則明顯合不來;有些合不來的人之間可以磨合,而更多的沒有磨合的必要,分開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不僅要讓自己明白這些道理,同時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態,比如前面那個女人所說的自信,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心態。生活中很多認知和技巧有了自信的加持,用起來都可以顯得很灑脫;反之,如果沒有自信,就算知道很多大道理,真正執行起來也可能縛手縛腳。
對待感情時更應該明白這方面的道理,越是看重感情的人,越容易因為感情之事而變得軟弱,如果我們不把自信留住,如果我們該喚醒自信的時候繼續優柔寡斷,只會讓自己迎來更大的隨時,當然也就與好命無緣了。
03
人在缺乏自信的時候,或者喪失自信的時候,會因為不相信自己的而變得憂慮。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會陷入這樣的狀態中,一開始可能還有憂慮的原因,到后來形成思維模式以后,總感覺自己在擔心什么,可是又說不清是什么。
心理方面的問題雖然很多都有據可依,都能找到形成的根源,但是我們不能只是等到問題出現了才追根溯源,這方面的知識還是在平日里多積累比較好,同樣應該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否則該去積累和掌握的知識不掌握,自認為自己能夠處理好,等到處理不好的時候,問題可能就已經很嚴重了。
戴爾·卡耐基說:“一旦你為某件事困擾,自己幫助自己吧,可以讀書、尋求建議、找朋友傾訴。這是明白處境并適應它的開始,你會把它拋開的,一次是這樣,以后永遠都能這樣。”
不管我們使用什么樣的方法應對憂慮的情緒,從根本上來說都是靠自己,是自己幫自己,哪怕是別人給你的建議也方法,也得靠你自己去使用,靠你自己去落實和執行。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沒理由讓自己失去自信,沒理由不相信自己,否則人生處處需要自信,我們卻不隨身攜帶,這就會導致我們遇到了任何大事小情都會犯愁,并不是人生本身很苦,而是我們沒能讓自己擺脫苦的條件。#情感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