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月24日,農歷臘月二十五,年味愈濃。一大早,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黃奔拎上年貨,輕車熟路地前往平南縣平南鎮附城村廖老伯家中回訪。
“黃法官,你們來了,快到屋里坐。”看見黃奔,廖老伯快步迎上前去,招呼大家進屋。
“廖叔,春節臨近,孩子們都回來了吧?如今兩家院墻界線明晰,通行問題也解決了,祝福你們舒心過年。”坐在屋檐下的矮凳上,黃奔用方言和廖老伯親切地拉家常、聊近況。
黃奔作為這起因相鄰糾紛引起的申請撤銷行政處罰決定上訴案件的主辦法官,這是第三次到訪附城村。
廖老伯和廖成(化名)是鄰居,也是同堂兄弟。由于宅基地區域劃分問題,廖老伯家的灶房與廖成家大門并列對齊。廖成以灶房嚴重影響道路通行為由,多次要求廖老伯拆除灶房,在兩家房屋之間留出充足位置。廖老伯則認為灶房建在自家宅基地上,不同意廖成的要求。
十余年來,兩家人齟齬不斷、爭吵不休。當地村委會多次組織調解,雙方態度對立、互不相讓,矛盾越積越深。
在一次爭吵中,廖成被廖老伯的兒子推搡受傷。平南縣公安局燕湖派出所出警后,經調查認定廖老伯兒子的行為構成輕微傷害,依法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廖成認為行政處罰過輕,先后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在一審法院判決維持行政處罰決定后,上訴至貴港中院。
“這起案件表面上看是廖成不服燕湖派出所作出的行政處罰而提起的行政復議之訴,可細細考究,廖成的實際訴求是想通過加重行政處罰,宣泄對廖老伯一家的積怨。”審判長劉立技意識到,雙方長久以來未解決的宅基地使用爭議才是糾紛根源所在。
了解廖成、廖老伯兩家人的實際訴求后,2024年11月14日,劉立技和黃奔趕赴附城村,邀請熟悉情況的村干部、網格員開展聯合調解,引導雙方當事人心平氣和地表達訴求、解開法結、化解心結。
從晨光絢麗到燈火通明,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調解,法院和調解員通過講述“六尺巷”的故事和背后的精神,以情理法相結合的“鑰匙”順利擰開了兩家結怨多年的“心門”,促成雙方從互不買賬到互相退讓,最終就道路通行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廖老伯同意拆除灶房,廖成主動申請撤訴。
和風吹拂六尺巷,和諧相處的文明理念歷久彌新。2024年12月10日,劉立技和黃奔再次前往附城村,在挖掘機的“隆隆”聲中,見證兩家房屋交界處的灶房被拆除完畢,促使橫亙在兩家人之間的“心墻”消弭于無形。
回訪期間,看到兩家房屋之間全新修建的灰色院墻,感受到兩家親鄰關系重歸于好,黃奔感到十分高興。
“兩家人和和氣氣相處,產生矛盾糾紛不要意氣用事,好好商量著解決,依法依規處理。”與廖老伯一家告別時,黃奔細心叮囑道。
來源:人民法院報·4版
記者:吳琪丨通訊員:梁微 李勇登
編輯:孫林林|聯系電話:(010)67550765|電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體編輯:孟祥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