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2月21日,是葉篤正誕辰109周年的日子。
葉篤正,中國科學院院士、氣象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以高瞻遠矚的智慧,洞悉氣象風云,引領中國氣象學界走向世界前沿,踐行“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的豪言壯語,無悔地將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氣象事業。
1948年,博士畢業后,葉篤正拒絕美國氣象局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誘人工作,于1950年8月毅然踏上歸國的征途。
1979年,當他率領中國氣象團訪問美國時,當年曾極力勸阻他回國的同窗好友,在重逢的那一刻,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惑:“你后悔嗎?”
他微微一笑,目光堅定地回答:“我現在一點兒不后悔:第一,我是中國人,我給中國做事,給中國老百姓做事;第二,美國不會給我這么一個舞臺來提意見、搞規劃。”這份不悔初心,正是葉篤正傳奇人生的最佳注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葉篤正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不悔的歸途:科學報國的決心
1948年,葉篤正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大氣中的能量頻散》在美國《氣象雜志》上發表后,立即引起國際氣象學界的高度重視,被譽為動力氣象學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廣泛應用于氣象業務和科研工作中。葉篤正也因此而蜚聲國際氣象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48年,葉篤正芝加哥大學校園畢業照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堅定了葉篤正回國效力的決心。“早年留學美國,學成后最擔心的就是報國無門,是新中國的成立召喚我回到祖國,使我有了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舞臺。”他向恩師羅斯貝說:“中國在氣象方面非常落后,我回國之后要在中國建立‘芝加哥學派’的中國分學派,讓‘芝加哥學派’在中國發展。”看著這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羅斯貝同意了葉篤正回國的請求。
然而,由于中美關系緊張,美國政府為中國學者回國設置了重重障礙。葉篤正只能選擇經香港回國,但這需要先獲得英國駐美領事館的簽證。盡管他的簽證申請屢次遭到拒絕,他回國的決心卻始終沒有動搖。
一天,葉篤正再次懷揣希望來到英國駐美領事館,英國領事館依舊當場拒絕了他的簽證請求。
“為什么不給我簽證?”葉篤正十分不解。
“你不能到香港去?!鳖I事館英國官員毫不客氣地說。
“為什么?我為什么不能去香港?”葉篤正有些著急了。
“這個……你得去問美國國務院?!?/p>
葉篤正氣壞了,質問那位英國官員:“你們是獨立的國家,又不是美國的屬國,為什么要我去問美國國務院?”
“這個我不管,反正我就是不能發給你簽證!”英國官員不耐煩地說。
幾番交涉過后,葉篤正得到的答案仍然只有一個——不行。
不久,葉篤正聽說有一條船要在香港靠岸,允許中國學者乘坐。于是,他匆匆辭別羅斯貝,連夜收拾行裝,準備回國了。
1950年8月27日,葉篤正和很多懷著同樣的愛國情懷的海外學子們一起登上“威爾遜總統”號,踏上了歸國的旅程。
不悔的事業:為中國人做事
回國后,葉篤正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門內北魏胡同一座破舊的房子里,開啟了中國的氣象研究。狹小局促的辦公室只有一張簡單的地面圖,連天氣預報必備的高空圖也沒有。
葉篤正在國外求學時,親眼見過研究室里配備地面圖、高空圖,還有計算機。在當時,天氣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預報都要用,可中國沒有。面對相差甚大的研究條件,葉篤正沒有猶豫,雖前路困難重重,他仍勇往直前,卷起袖子,自己繪起圖來。
葉篤正曾向弟子們描述當時的工作狀況:“沒有圖,我們自己畫,第一張圖畫出來,是五百毫巴地面圖,相當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氣圖,實驗室所有的人專門做了慶賀?!?/p>
繪制完成的當晚,所有工作人員聚在一起慶賀,葉篤正親手把這幅巨幅天氣圖掛在墻上,看了一遍又一遍,并激動地說:“中國的天氣預報要在物理、數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今后,‘天有不測風云’的時代該在中國結束了!”
在葉篤正看來,中國人就要為中國做事?!鞍盐宜赖呢暙I到我應該貢獻的地方”,這個人生目標,葉篤正堅持了一輩子。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91年,葉篤正在大氣所指導學生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不悔的誓言:讓外國人同我們接軌
葉篤正曾豪言:“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這絕非空談。
自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在大氣環流變化方面作出了許多國際領先的研究:葉篤正和李麥村提出大氣運動適應理論,10年后才被西方科學家所認可;他和陶詩言揭示東亞大氣環流突變現象,10年后成為全球研究的重要方向;葉篤正更是首位對阻塞高壓形成作出滿意解釋的氣象學家,這一發現比國外早了整整15年。
此外,他創立的青藏高原氣象學,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并奠定了該領域的科學基礎。
進入20世紀80年代,葉篤正再次引領潮流,開辟了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為氣象學的發展貢獻了一系列創新的科學思想。
2003年5月,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向葉篤正授予世界氣象組織的最高獎——第48屆國際氣象組織獎,以表彰他在氣象科研、教育以及國際合作領域所作出的杰出貢獻。葉篤正成為第一個獲得該項殊榮的中國人。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法羅曾用“廣受尊敬、世界聞名”來贊譽他的杰出成就。
由于葉篤正的努力,中國的氣象科研始終與世界保持了同步。他用自己的一生兌現了他的豪言壯語——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葉篤正九十華誕
來源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010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編號第27895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葉篤正星”,以紀念他為人類氣象事業作出的貢獻。天地萬象,篤正風華。葉篤正的功勛和精神,必將和“葉篤正星”一起,光耀寰宇,恒久留存。
參考文獻:
[1]王舒.風云人生:葉篤正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2]鄭培明.葉篤正:洞徹氣象風云[N].中國科學報,2014-2-21.
[3]氣象大家葉篤正:“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J].水木清華,2024(04).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