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武與妻子在湖北省襄陽市領取了遲到的結婚證,與此同時,陜西西安的劉女士也祛除了多年的心病,生活步入正軌,而這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此前曾被困在同一樁婚姻里……
2002年4月,劉女士與一個自稱李武的男子通過婚介機構相識。同年7月,二人辦理了結婚登記。誰知,婚后不久,“李武”拿走劉女士的35萬余元,從此銷聲匿跡。
2002年10月,劉女士“跑路”的丈夫因犯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這時劉女士才知道,原來,丈夫的真實姓名叫李兵,當初辦理婚姻登記時,李兵冒用了李武的身份信息。
刑事案件了結后,劉女士以為她和“李武”的婚姻關系也會自然解除。20年后,當她準備進入另一段婚姻時,被民政局工作人員告知,她和“李武”的婚姻關系還是存續狀態。劉女士先后到民政局、法院申請撤銷婚姻登記,皆未能如愿。
2022年7月,劉女士來到西安市新城區檢察院尋求幫助。
經過調查了解,承辦檢察官發現,在劉女士被困在冒名婚姻登記中的這些年里,湖北襄陽的李武也在為撤銷和劉女士的婚姻登記而多方奔走。李武與妻子結婚39年,育有兩子,但一直沒有辦理結婚證。2019年,當他因房屋拆遷需要辦理結婚登記時,才知道自己被他人冒名登記結婚。
檢察官經審查發現,劉女士與李武的婚姻登記行為發生于2002年7月,已遠遠超過了法律規定的五年起訴期限,法院以此為由駁回李武、劉女士的起訴并無不當。民政部門認為自身無權撤銷婚姻登記也于法有據。被困在同一段婚姻里的兩個陌生人都想盡快脫身,卻始終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2023年6月13日,新城區檢察院就此案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律師、政府法律顧問、行政機關代表及案件當事人參加。聽證會重點討論了行政機關在知道假冒他人身份進行婚姻登記后,且該婚姻登記結果不符合當事人婚姻合意的情況下,是否應當對該婚姻登記進行撤銷。經過討論,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民政部門應當撤銷劉女士與李武的婚姻登記。
聽證會后,新城區檢察院向區民政局發出檢察建議書。民政局收到檢察建議書后,迅速對相關材料進行重新審核,撤銷了這樁長達20年的冒名婚姻登記,劉女士和李武終于可以擁抱各自的新生活。
檢察官在辦案中了解到,李武和妻子都已經60多歲了,夫妻二人在家務農,身體都不好,家庭生活較為困難,又因撤銷婚姻登記的事多次往返襄陽和西安,聘請律師進行訴訟、申訴等,經濟負擔較重。
為了幫助李武走出困境,新城區檢察院經過研判,認為李武符合救助條件,隨即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很快,李武便收到了司法救助金。
“此案當事人的曲折經歷雖不常見,但冒名婚姻登記卻時有發生。”承辦檢察官認為,妥善處理冒名婚姻登記問題不僅關乎婚姻登記秩序,更影響社會穩定。辦結此案后,新城區檢察院聯合當地公安機關、法院、民政局等單位召開聯席會,出臺《關于建立妥善處理假冒婚姻登記類案件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的聯席會議紀要》,就信息分享、線索移送、個案溝通、業務培訓等建立起協作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同類問題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文中案件當事人均為化名)
【來源:檢察日報·政和周刊 作者:王梁 王麗霞 胡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