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與閨女相約去【哪吒之魔童鬧海】,女兒早早安排好時間段的票和看電影必買的爆米花。
這部電影不僅帶來的是視覺上精彩絕倫的漫畫作品,還是一部關于成長,親情,友情的故事啟示錄。
看完后我和閨女說這部電影
除了很多精彩絕倫的畫面
劇情也有很多搞笑片段
更是一部很有啟發性的故事教育片。
從電影劇情中總結出哪吒之魔童鬧海四個故事點的啟發。
1.大鬧命運海,翻涌青春浪
2.逆流而上,乘風破浪
3.少年無畏,踏夢前行
4.打破成見,追尋公平與正義
《哪吒之魔童鬧海》這部電影構建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人、妖、魔、仙共存,但善惡界限模糊。影片通過哪吒的故事,打破固有成見,引發對公平與正義的思考。
一、【關于成長的啟發】
在精彩紛呈的的奇幻世界里,哪吒的三句話如驚雷般在腦海中回響: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
“因為我們年輕,不知天高地厚!”
這不僅是哪吒的吶喊,更是每一個處于向上生長少年內心的呼喊,也是創業者一路成長中的自我激勵法。
二、【關于親情育兒的啟發】
哪吒的出生和相貌都被人指指點點,她母親指出:“若你待百姓如親人,他們又豈會把你當妖怪?”善惡并非由身份決定,而是由行為和內心選擇決定。哪吒雖斬妖除魔,卻被視為魔童,人們的成見如同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申公豹的話更是揭示了成見的頑固:“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哪吒不明白命運為何如此不公,他開始質疑世界的規則。為什么出生的身份能決定命運?為什么妖魔就一定是壞的?這些問題困擾著哪吒,也引發觀眾反思。哪吒的父親告訴他:“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哪吒由此明白,英雄與魔童的定義在于自己的選擇。就如他在第一部電影發出震撼人心的吶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我們很多時候被TA人標簽或給人標簽,世俗的眼光或舊有的傳統觀念,又或者各種身份標簽,想要沖破這些束縛,是需要自己成為或想要事情的結果而決定,自己做事的初心或決心所決定,心之所向定會所之果。
不僅哪吒父母對哪吒如此的開導,東海龍王敖光對兒子敖丙何嘗不是如此。敖光以為敖丙被哪吒“打死”,敖光憤怒到了極點,要找哪吒和李靖拼命。
再次看到敖丙時,敖光對敖丙說:“以前父王讓你肩負了太多的期望,卻不曾傾聽你的想法。父王對不起你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
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今后忠于自己內心的選擇。”
最后,敖光放手讓兒子敖丙去找哪吒,一起改變世界。
自然界中,羔羊跪乳、舐犢情深。子女是父母的延續,流淌著父母的血脈。這種血脈相連的愛,是世間最純粹的情感,深沉而無私。
天下父母心,對待孩子的愛都是無私奉獻的,總想對孩子抱有很多期望….
但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成長中,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和矛盾沖突,也一定會有對抗父母的說教或外界的不公產生出來的不解和怨氣。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的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固然重要,也需要父母與孩子互相的理解與包容,因為所有的關系中,愛都是雙向奔赴的。
若這時給孩子以道德倫理來說教,只會適得其反,而這時需要接納孩子的成長必經之路,還要有耐心的加強引導。
三、【關于友情】
哪吒與敖丙之間的友情,則展現了一種跨越種族和偏見的純真。他們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共同成長,這種純粹的友情在現實生活中顯得尤為珍貴。
它讓我懂得了,真正的朋友是在困難時刻能夠伸出援手,相互扶持,共同走過風雨的人。
在此非常感謝人生每個轉折中相助的朋友,TA們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前方的路。
除了劇情,春節檔的氛圍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坐在影院里,坐在我身旁的一位爸爸,一邊看,一邊給幾歲的娃講解著,整個影院滿是歡聲笑語的家庭,小朋友們被哪吒的英勇逗得歡呼,老人們臉上掛著回憶的笑容…..
劇情有笑點,有淚點,有劇情的反轉點,為哪吒的命運揪心,為勝利歡呼,這種共享歡樂與感動的時刻,讓《哪吒鬧海》不再只是一部電影,更成為家人間情感交流的紐帶。
最后想說:看的是電影的精彩絕倫畫面感,悟的是電影劇情帶來的成長與思考,值得帶上家人一起觀看的春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