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戰友給女兒作介紹,定好明天上午十點來鄉下。晚上回城,準備在家住一宿,明日再過去。先生不悅:“明日必須十點前就位,這是大事?!毕嘤H,原來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今晚我對女兒說:“看了男朋友,必須要帶著你讀書了。女人一旦進入婚姻,家庭矛盾是少不了的,我不能看著你以后經常發脾氣?!睘樯哆@么說,因為女兒是個脾氣很大的人,她自由慣了,多人的世界,必定沒有一個人灑脫。
共讀雪師的書,這個耳邊風今年底我催了幾次,每次她并不應聲,但也沒有明顯地反對。
近幾個月,我發現自己變化還是挺大,無論先生如何損我,我都不會生氣,甚至心也不動了。隨順他,讓他做他自己,讓我成為更好的我。這兩年我很少開車,小車基本上是他在用,但繳保險、車輛保養這些事情他就丟給我。我想用車的時候,他擔心自己要用車,又不愿把鑰匙給我。我也就隨順他,半個小時的車程,我來回都騎摩托。有時候他習氣發作,講話很損人,我都沒當回事。
自己的這些變化,就是文化的力量。當一個人真的想改變自己的時候,一定會發生改變。而且這變化的速度,讓我自己也有點吃驚。
今天雪師說到命運,我想,我的命運已然通過修行改變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將文化帶給身邊的人,這是最好的布施,也是最好的利眾。無我利他,一定是從身邊人開始的。
今晚跟幾個表哥一起吃飯,講到子女,他們就唉聲嘆氣。有一個孩子,年齡較大了還是單身,父親非常焦急。沒有文化的熏陶,父母總想著控制兒女,但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孩子的婚姻,是父母能做主的嗎?這種事情引發的焦慮,其實是完全沒必要的。
所以,人都是自找苦吃,自己作踐自己。也就是自作自受,煩惱都是自找的。這個時代,只有文化能救度人心。讀書,成了高質量生活的起碼保證。因此,2025年,我的目標,一是走出去傳播文化,二是從家庭讀書會開始,把文化作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