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用,指的是詞語的降級使用。是一種根據表達需要,偶然把一些分量“重”的、“大”的詞語降為一般詞語使用,即大詞小用、重詞輕用的一種修辭方式。諷刺性降用:被降用的詞語不僅語義范圍縮小、語義分量減輕,而且被賦予了諷刺性意味。
(9)不久,貓的主人吐故納新,娶來一位新的妻子。新婚之夜,正逢寒流襲來,風吹電線發出的聲響,如同一個巫師吹著千萬把口哨。(叢維熙《貓的主人》)【把娶新妻稱作“吐故納新”,顯得有點怪誕。正是這種怪誕手法的運用才透露出作者對主人公的批評和嘲諷,頗為耐人尋味。】
(10)母親屬羊,也像羊那么馴順,完全被父親所“統治”。中國的底層家庭的主婦,對困窘生活的適應力和耐久力是極可敬的。(梁曉聲《父親》)【“統治”是憑借政權來控制、管理國家或地區的一種政治行為。它的詞義既“重”且“大”,作者把父親對母親的支配說成是“統治”,含有比喻意味,啟發人們聯想,從而達到對“男尊女卑”的傳統封建思想進行諷刺批判的目的。】
(11)鬧鐘應當,而且果然,在六點半響了。睜開半只眼,日光還沒射到窗上;把對鬧鐘的信仰改為崇拜太陽,半只眼閉上了。(《老舍幽默文集·一天》)【對鬧鐘講信仰,的確是小題大作了。可是卻在語意、色彩、氣氛上造成了不協調的反差,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還能品味出一點對當時無聊文人大談“信仰”的諷刺。魯迅和老舍的作品在運用降用詞語時,常常對黑暗社會作種種暗示和嘲笑。】
(12)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見自己的勛業得到了賞識,便愈加興高采烈起來:“和尚動得,我動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頰。(魯迅《阿Q正傳》)【這里的“勛業”和“事業”詞義相近。按語言的常規要求來說,應該用“做法”,可是“做法”太平常,不如“勛業”生動,“勛業”可以解釋為“有著功勛的事業”,詞義比“事業”“做法”重,作者降級使用的結果,既生動地刻畫出阿Q麻木、愚昧、近似流氓意識的自我陶醉心理,又在表達上收到了與阿Q行為不相協調的諷刺效果。】
(13)某教師為生二胎,跑到廣州某醫院,弄了張證明女兒患有智力低能病的“證明書”;但同時,她的女兒卻在縣機關幼兒園兒童智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小女孩的無意“雪恥”,不知對母親是諷刺還是揭發。【有意弄虛作假,小女孩無意“雪恥”。喜劇性的對照所產生的諷刺色彩,具有強大的揭發批判力。“雪恥”的大詞小用,凸現了“偽證明”與“獎章”的矛盾,濃化了文章的喜劇色彩,不論是表情還是達意,都有美妙的表現功能。】
(14)小光提出馬上就騎,老紀說:“爸爸現在正做飯,哪有功夫陪你玩?……”小光仍然堅持己見,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談判處于僵局,老紀正束手無策,老紀愛人出面調停了:“哎呀!你那么大人還跟孩子一般見識,飯晚點做怕什么,先讓他騎一會不就完了!”……老紀立刻回屋履行“孺子馬”的義務去了……(宋連昌《孺子馬》)【將父子的對話叫“談判”,把父親對兒子的溺愛與遷就稱為“義務”都屬于語言的變格運用。其中的諷刺色彩是極濃的。讀者從詞語的變異用法上,可以感知作者的深刻用意(批判當代父母教育子女的錯誤作法)和在語言技巧上的追求。】
(15)三仙姑那天在區上被一伙婦女圍住看了半天,實在覺著不好意思,回去對著鏡子研究了一下,真有點打扮得不像話……(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研究”的對象一般說來是“政策”或“問題”,用于臉蛋就有點貽笑大方了,可是作者偏偏這樣用詞,除了顯得新穎活潑之外,還細膩地描寫了三仙姑一反常態、自慚形穢的心理。在人物形象描寫上,降用修辭手法具有獨特的表達功能。】
(16)往胡萬通背后掛王八的施明,終于完成了這樁壯舉。一根曲別針,下面勾著一個用香煙盒撕成的烏龜,上面牢牢地勾在胡萬通的衣領上。引得他身后的人發出一陣輕輕的嘻笑聲,他得意地往沙發背上一靠,端詳著自己的杰作。隨后又點著一支煙,把煙霧不斷地噴到那只烏龜上。(蔣子龍《拜年》)【把給人背后掛王八的惡作劇稱之為“壯舉”“杰作”,能夠獲得正常遣詞造語所沒有的諷刺效果,也暗含了人物的得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