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的第十八回是孫悟空結束在黑風山黑風洞降服黑熊精之后的一回。
這一回的故事是孫悟空路遇一個來自高老莊的小童,他去他鄉請高明的法師去降服在高老莊霸占翠蓮的妖怪。
然而他能請到的都是些: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哪里是妖怪豬剛鬣的對手呢?
豬八戒其實也絕非是什么頑劣的妖怪,這一回,開篇也點名了高老莊是有煙火氣的村莊,這也正暗合了悟空見多識廣的能力,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有妖氣的地方和好地方的區別。
《西游記》第十八回中對高老莊的描寫原文如下 :
竹籬密密,茅屋重重。參天野樹迎門,曲水溪橋映戶。道旁楊柳綠依依,園內花開香馥馥。此時那夕照沉西,處處山林喧鳥雀;晚煙出爨,條條道徑轉牛羊。又見那食飽雞豚眠屋角,醉酣鄰叟唱歌來。
“爨”(cuàn)在古文中有燒火做飯的意思 ,在 “晚煙出爨” 這句話中,指的是傍晚時分生火做飯產生的炊煙 。
悟空硬要扯著小童,小童也全然掙不脫。可見悟空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豪氣。他愛管閑事,也有能力處理。
這就是他強大的地方。他說他有手段,慣會拿妖。跟小童說:“一來照顧郎中,二來又醫得眼好。”
然而高老頭見到孫悟空也是一樣的嫌他相貌丑陋,而悟空卻說出了一句精辟言語。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對高老說 “丑自丑,卻有些本事” 的原話是:“老高,你空長了許大年紀,還不省事!若專以相貌取人,干凈錯了。老孫丑自丑,卻有些本事,替你家擒得妖精,捉得鬼魅,拿住你那女婿,還了你女兒,便是好事,何必諄諄以相貌為言!”。
在《西游記》中,豬八戒說出為高老莊作出貢獻的原話是:“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有蔬菜烹煎”。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勤快人,雖然生得粗丑,卻也勤勉,不過吃得多些,終于還是在老丈人,因為家里有了這妖精,跌了名頭,名聲不好,終究要棄了這女婿。
《西游記》中,高老頭想要把八戒 “拿住” 并 “除了根” 才罷休,相關原文如下:
初次提及:“我為招了他不打緊,壞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親眷;但得拿住他,要甚么文書?就煩與我除了根罷。”
再次強調:“長老,沒及奈何,你雖趕得去了,他等你去后復來,卻怎區處?索性累你與我拿住,除了根,才無后患。我老夫不敢怠慢,自有重謝:將這家財田地,憑眾親友寫立文書,與長老平分。只是要剪草除根,莫教壞了我高門清德。”
一個勤勞的豬八戒,其實更多象征著中國大多數普通農民、蕓蕓眾生的形象。
他為家開荒種地,勤勞致富,然而卻因為吃得多,而且丑陋,不得丈人賞識,最終不僅要棄之不用,更要通過悟空要斬草除根。
真個讓人唏噓不已。
當然這一集的故事里還有孫悟空變為高翠蘭的樣子戲耍八戒的故事,看了讓人忍俊不禁,既是玩笑,也是平常的生活言語。
悟空的一句:“造化低了。”讓八戒忍不住心頭火發,而通過他的怨氣把這怎么的造化就低了的故事說了一遍。
豬八戒的回擊原話是:“你惱怎的?我得到了你家,雖是吃了些茶飯,卻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有蔬菜烹煎,你還有那些兒不趁心處,這般短嘆長吁,說什么造化低了!”
是啊,人啊,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是生活中又有幾個人培養出了這樣的感恩戴德的人呢?不過都是達成己愿,又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欲將恩人恩將仇報的故事罷了,吳承恩老先生的這第十八回不過是借豬八戒之口到出了蕓蕓眾生,默默耕耘者的苦痛罷了……
——力 2024年12月27日 甲辰年冬月廿七